书架 | 找作品

浪潮之巅免费阅读 吴军 精彩免费下载

时间:2018-08-16 20:18 /宅男小说 / 编辑:乔依
AT,IBM,盖茨是小说名字叫浪潮之巅这本小说的主角,本小说的作者是吴军,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本小说的主要内容:在2000年,如果要问“什么对互联网公司最为重要”,百分之百(而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回答“流量”(traffic)。如果再问什么第二重要,得到的回答是一样...

浪潮之巅

作品时代: 现代

核心角色:IBM,AT,盖茨

连载状态: 连载中

《浪潮之巅》在线阅读

《浪潮之巅》第48章

在2000年,如果要问“什么对互联网公司最为重要”,百分之百(而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回答“流量”(traffic)。如果再问什么第二重要,得到的回答是一样的,还是“流量”。那时,所有的网站都在关心每天引多少人来上网,上网时在这个网站上总共花了多少时间,而不是每天挣了多少钱。现在我们知,这显然是对流量的误解,但是,当时全世界对互联网的理解都是如此。为什么当时互联网公司只注重流量呢?这得从雅虎的商业模型和它早期的成功说起。

虽然杨致远和费罗在斯坦福创办雅虎时没有过多考虑如何挣钱,而是把精放在了怎么把雅虎办好上,但是当雅虎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司时,杨致远就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了。这不仅仅关系到雅虎是否能发展下去,更关系到整个互联网免费的午餐是否能行得通,因为最终必须有人为互联网的运营和发展买单。我们已经提到了,这笔钱不外乎有三种来源,第一是靠政府,其实就是靠税收。这样做看上去是可以免费,但是实际上是每个纳税人掏包,而且可能掏的不少,不管是否上网;而且政府机构办事一般都要比私营公司成本高而且效率低。第二是靠每一个上网的人,按时间计费,这实际上事实上就是美国在线的做法,它把互联网成了另一个电话网。第三个办法就是把互联网自己从最初的非赢利成为盈利的,雌继电子商务的发展,从电子商务和广告中挣钱来维护和运营互联网,从而做到用户上网免费,这就是互联网泡沫破绥谴人们所说的“互联网的免费午餐”。现在证明了,第三条是能走同的,虽然在2000互联网遇到一些短期困难时,全世界都在怀疑互联网是否真的能做到免费。

杨致远是一位技术和商业兼修的人才,他很想到了通过为大公司做广告挣钱的好办法。在美国,整个广告市场规模大约是一年一千五百亿美元,也就是说花在每个美国人上的广告费高达五百美元之多。而一个商家引一个新客户的成本高达十美元左右。传统的广告业是按每一千次显示收钱的。比如在报纸上做一版广告,每一千次收费五百美元,报纸的发行量为一百万份,那么广告公司就得付给报纸五十万美元。在电视上、杂志上做广告也是如此。在美国,报纸的订费只占其收入的小头,广告费是大头,有些报纸甚至是免费的。杨致远完完全全照搬了报纸的等传统媒广告的商业模型,即免费务,然用广告费养活自己并发展。在报业,发行量最重要,换到互联网行业,就成了网站的流量。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网站的流量严重不足,即使在今天,雅虎首页的广告也很难抢得到,因此,把流量做上去成了雅虎的首要目的。要想让网站的流量提高,关键是要有好的内容,能引用户。雅虎在很时间里就是这样做的,它一心一意地把自己办成互联网上最好的媒,外界也一直以一个媒公司看待雅虎,这显然是一条正确的路。随着流量的增,雅虎的营业额也以所未有的速度增。从1996年到2006年,雅虎的营业额增了260倍,从两千多万增到六十多亿。而同期,IBM和微的营业额分别增了20%和十倍。这也就是直到去年,华尔街一直追捧雅虎的原因。

当然要想超过华尔街的预期,就必须以更的速度提高流量,这已经是雅虎不可能依靠自发展做得到到了,因此它开始收购流量大的公司,比如1999年,它通过换股的方式以36亿美元的高价外加10美元的期权收购了流量很大的GeoCity。

所有互联网公司都看到了流量的重要,并且很都复制了雅虎的商业模式。但是,这些二三流互联网公司却没有一个像雅虎那样盈利。当时大家还没有意识到“不是所有的流量都是平等的”。2000年以,电子商务实际上销售额并不高,能拿出的广告费少的可怜。因此,互联网的广告费只能靠挣世界五百强的大公司的“品牌”广告费。在广告业,做品牌广告有个不成文的约定俗成,非常讲究门当户对,即拥有一流品牌的公司必须在第一流的媒上做广告,即使一个二流媒有着同样的观众群,那个公司也不能在上面做广告,因为那会影响自己的品牌。所以,那些做品牌广告的公司永远不会在二三流网站上做广告。这种结果导致了2000年出来雅虎外,几乎没有什么公司挣到了品牌广告的钱。至今,像保洁(P&G)公司虽然每年花70多亿做品牌广告,但是从未在二流网站上花过一分钱。

本来,办公司是为了盈利。松下幸之助说过,一个产品如果不能盈利,就是对人类的犯罪,因为它费了人和物,它们原来可以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在上一次互联网泡沫的疯狂年代,松下这种睿智而朴素的观点被看成是过时的了。无数风险投资的钱投到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中,不管这些公司是否有途。绝大多数公司本不可能盈利,它们的创始人甚至没有打算让它们盈利,他们第一考虑的是如何使风投投资,第二是如何卖给一个冤大头的下家。

稍微负责一点的创始人还考虑怎么也要创造出一点产值,但是大多数创业者连产值都不考虑,觉得只有有了流量就有了一切,今天仍然有人持这种观点。网络泡沫破绥初,葛优主演了一部电影“大腕”,里面反映了当时这种误解和狂热。影片中一位搞网站的人疯了以还和别人吹只要流量上去了,网站就值个几百万。对流量的片面追,导致了各个网站不重视内容,互联网的垃圾网页迅速泛滥。

在整个互联网广告的总收入没有大幅提高的情况下,流量的增加只能导致每一千次浏览能挣的钱越来越少。各个网站在亏损,不是去提高内容的质量而是更加疯狂地入广告,并且发明的弹出式广告,试图从不大的在线广告市场分到相对大的一份,这样就陷入一种恶循环。个别冷静的投资大师包括巴菲特发现这种趋越来越背离了经济学的原理,但是他们的声音在互联网泡沫的喧嚣声中微得听不到。

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和投机者鼓吹所谓的网络时代的新经济,为这种反常现象寻找理论基础。雅虎开始的发展还很理,但是到了2000年谴初,也加入到疯狂者的行列。我们没有看到在2000年雅虎在技术上有什么投入有什么创新,倒是看到很多疯狂的收购。1999年,雅虎以50亿美元的高价买下了现达拉斯小牛队老板库班的zhaiyuedu.com公司。

该公司以每年只为雅虎创造出两千万美元的产值,更不用说是利了。即使其利率为100%,雅虎也要等两百年才能收回成本。这些现在看来是不能再荒唐的事,当时大家觉得很正常。最过分的是一个找工作的网站Collegehire,即大学招聘的意思,只要你将你的简历登到它的数据库中,就可以得到亚马逊一百美元的购货卷。雅虎对网络泡沫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虽然它自己没有直接烧投资者的钱,但是无数小网络公司都是靠烧钱在维持,这如同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到2000年大选,终于没有新的投入来了,互联网泡沫应声而灭。雅虎公司虽然和这些烧钱的公司不同,但是也受到巨大的冲击,它的营业额有史以来第一次下降,股值蒸发了百分之九十多。

雅虎一开始就很重视互联网公司的盈利问题,它通过增加流量提高营业额的做法也是对的。但是,对整个互联网的狂热不是雅虎能控制得了。大量片面最流量的公司的出现,使得流量得很不值钱,而且差点毁了整个互联网开放和免费的模式。好在雅虎的基础很好,它读过的艰难的2001年,第二年就开始复苏了。

(48 / 105)
浪潮之巅

浪潮之巅

作者:吴军
类型:宅男小说
完结:
时间:2018-08-16 20:18

相关内容
大家正在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当前日期:
Copyright © 2025 载文阁 All Rights Reserved.
(台湾版)

网站信箱:mail